BBU就是紧急电源,当主要电源故障的时候,BBU就会立即重启,来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。这也是传统的UPS,但UPS是铅酸电池,BBU就是把电芯换成锂电,寿命更加长,体积更小,效率更加高。在GB200的架构里面BBU还是可选组件,在GB300就成为标配。
空间价值量看多大,BBU模块中,电池成本占比60%,为核心部件。若使用18电池需要2400颗,单颗2美金(现在的电动工具小圆柱单价5-6rmb),对应NVL72 BBU电芯价值量3.6万rmb;若采用21电池则需要1000颗,单颗4-5美金,也是3.6万rmb价值量。而英伟达明年展望是5万个机柜,对应空间大概是18亿左右。
在海外早就认识到BBU的趋势,顺达,新盛力,AES-KY短期股价翻倍,A股主要是蔚蓝锂芯,目前已经有电芯产品用于BBU备货电源。欣旺达也确认已拥有BBU电池产品。
三种AI算力中心电力供应模式(柴发&UPS&BBU),哪种发展远景最明朗 UPS:需要专门配备机房,不够灵活,能耗相对BBU较高,使用铅酸电池使用寿命相对BBU较短 BBU:响应速度和持续性最好,电力转换效率高,空间损耗少,目前英伟达GB200慢慢的开始配备BBU,预计GB300和特斯拉的数据中心也将采用BBU方案。 台股BBU公司股价近期飙涨,包括AES-KY(单月涨幅120%)/顺达(单月涨幅100%),反映全球长期资金市场对该技术路线的看好
Q:BBU、柴油发电机、UPS、超级电容在AI数据中心作为备用电源时,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?
A:在AI数据中心中,数据运算需要电力,当出现电力故障时需要备用电源解决方案。BBU、UPS、柴油发电机及超级电容器都是备用电源方案中的角色,但各自承担的角色不同。超级电容的特点是短时间能够立马拉起来,是毫秒级的响应,但其持续性不好;BBU的响应在秒级,持续能力还行;UPS响应偏慢,维持的时间偏长;柴油发电机响应极限在100秒左右,只要供油,维持的时间就会很长。它们之间是组合应用的关系,并非完全的替代关系,共同形成比较可靠稳定的备电方案。
A:BBU有诸多优势,一是布局相对灵活,其尺寸和占用空间较为灵活;二是成本低,在AI应用对数据中心需求增加的情况下,布局的整体成本偏低。同时,在不一样的区域电网建设水平不同,在一些缺电或电网水平较弱的地方,BBU作为备电角色呈现的几率较多。但不能说BBU会成为标配,只能说其应用场景或需求场景会慢慢的多。
Q:电网状况不佳对BBU的需求有额外刺激,这样的一种情况是否同样作用于超级电容、UPS等环节?A:如果电网有可能会出现波动或变化,备电需求就会变得比较迫切或显著;如果电网较为稳定,需求则会偏弱。但由于AI对数据不能中断的诉求越来越强,且备电在成本中占比比较小,所以无论电网状况如何,数据中心都会选取更稳妥的备电方案,BBU等备电方案都会被着重考虑。Q:能否拆解一下典型机柜或NVR产品中BBU的构成,包括电池数量、功率等?
A:在整个配电模块中,电池约占60%,充放电监控及线%,电芯占比较大。从功率计算方面举例,如英伟达的GPU200整体功率约70千瓦,单支18650(2.0S)约65瓦,要达到70千瓦功率大概需要1200颗电池组合运用。
Q:在实际应用中,是用18650电池比较多还是21700电池比较多?如果用21700电池,数量是否会下降?
A:目前的趋势是往21700电池发展。从品牌和性能实现角度考虑,21700电池用于BBU有一定技术门槛,并非随便的市面电池就能支撑其应用场景。在刚开始应用的第一代场景下,目前主要是18650电池
BBU有望成为标配;1)BBU弥补了超级电容高速响应但持续性差,以及UPS和柴发响应速度慢的缺点,实现秒级响应、持续能力较强的优势;2)新的AI数据中心采用高压直流配电,高倍率的BBU 更有效率,DC-DC能量损耗低,有效相应电网波动;#在英伟达新一代机柜方案引领下,国内外AI服务器有望标配BBU,渗透率迎来拐点;
BBU电芯售价高; 以一台约300 万美金的AI服务器为例,BBU 价格仅占总价 0.1-0.2%,成本不敏感,但由于对电芯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非常高,电芯价格高,2.0ah的18650在工具行业5.5-6块钱,在BBU报价至少2美金以上,4.0ah的21700预计更高3美金以上,以18650电芯价格测算,当前净利率在50%以上;
空间大:根据TrendForce预计25年英伟达GB200服务器出货量有望达到6万台,其中NVL36出货量约5万台,NVL72出货量约1万台;预计NVL36用1200个电芯,NVL72用2400个电芯,仅25年对应BBU电芯利润增量约8亿元;预计未来推出NVL144/288会配备独立的power rack,单bbu用量会增加50%以上,展望未来空间巨大;
蔚蓝锂芯优势:1)领先布局bbu电芯,和新普、台达等电源和pack企业合作一年半以上时间,预计25年推出配套下一代BBU产品电芯,国内合作也在加速布局;2)公司布局海外马来西亚产能,25年放量4亿颗,能够更顺利承接海外数据中心订单;3)国产替代可复制性强,过去公司在电动工具领域成功国产替代日韩电芯,产品技术获得国际客户认可,如今BBU电芯格局和当年类似,成功路径可复制性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