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春耕有序开展之际,农机市场迎来了重大利好消息。近日,农业农村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、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四部委联合发布了《关于实施好2025年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要求继续实施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,加力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,加快农机结构调整。
我国作为世界*农机生产和使用大国,近年来在农机科学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。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74.3%,农机作业水准不断提升,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地增强。然而,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老旧农机超期服役的现象也日益凸显,这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,也制约了农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。
过去,农机报废补贴仅覆盖9类农机,而新政策将水稻抛秧机、田间作业监测终端、植保无人机、粮食干燥机(烘干机)、色选机、磨粉机纳入补贴范围,进一步满足农业生产的多样化需求。
此外,各省还可根据本地实际,将自主确定的报废补贴农机种类上限从6个提高至12个,重点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机型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,更多地方特色农机也能享受政策红利,真正的完成“优机优补”“有进有出”。
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《通知》要求继续实施2024年提标准有关政策,并再次提高部分重点机具补贴标准:
农用北斗辅助驾驶系统、田间作业监测终端、植保无人机:报废后更新,补贴标准提高50%。
加强资金使用监管,管好用好支持农机报废更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,开展好相关机具的报废更新补贴工作;立足便民利民和提高效率,强化政策实施保障,逐步加强农机报废回收拆解体系建设,加快农机回收拆解企业培育和网点布局,鼓励结合实际将回收环节和拆解环节分开,探索提升补贴资金兑付效率新路径;强化监管和风险防范,紧盯机具回收、机具核验、报废拆解、资金兑付等关键环节,严厉打击信息造假、以小充大报废、一机多地报废、单机多次报废、废件拼机报废等骗补套补行为。
据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,全国每年更新换代的农机价值高达3000亿元左右。业内人士估算,按照5%的淘汰更新率计算,每年面临淘汰的机型中,仅小型拖拉机就达到80万台左右,还有8万多台谷物联合收割机、近5万台插秧机等。
随着农业现代化深入推动,农机“小换大”和更新换代将成为主流。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范建华认为,老旧农业机械大规模更新将会给农机市场注入新动能,加快农机市场结构调整,推动农机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,促进资源循环利用,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社会。
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,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,特此声明!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
2024“中国磁学与磁性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”将于10月22-24日在张家港召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