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,彭斌在广州成立极飞科技,作为国内知名的农业科学技术公司,极飞科技以“提升全球农业生产效率”为使命目标,致力于用机器人、AI和新能源技术为农业生产赋能。
极飞科技的主营业务包括研发、制造并销售农业无人机、农业无人车、农机自驾仪等在内的智能农业装备和智慧农业管理系统,并提供有关技术服务。
极飞科技主要通过构建完整的产品数字化矩阵,为广大农业工作者提供精准、高效、灵活的无人化生产解决方案,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率,解决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不足、管理粗放等问题。
彭斌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,毕业后先在微软(中国)工作了两年,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。大家都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,并乐于投入大量时间钻研,最终一起组建了极飞。
一开始创业的时候,彭斌也没有方向,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,彭斌看到无人机这个小众领域,并着手开始打造了初代产品四旋翼航模。
凭借国际爱好者社区的订单,极飞的营收达到了几百万的规模,到2011年,极飞的全年营业收入达到两千万。
随后,彭斌团队思考产品的应用方向,产品终究是要投入生活实践中,经过反复思考,彭斌将目光聚焦于鲜有人关注的农业植保领域。
一开始推进农业植保无人机销售时,市场难以打开,一般人没有办法接受售价十几万的无人机。因此,极飞改变商业模式,招募数百名植保无人机操作员使用极飞无人机给棉田打药,只收每亩地十几元的服务费。
随着市场的打开,以及人们对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可接受程度上升,极飞科技的植保无人机开始受到市场青睐。
随后,极飞科技继续在农业领域进行探索,除了发布农业无人机产品,极飞科技还推出农业无人车、农业遥感无人机、拖拉机无人驾驶等产品。
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,极飞科技的营收分别为3.22亿元、3.57亿元、5.30亿元、4.69亿元,综合毛利率分别是32.54%、32.74%、35.60%,呈现稳定上升趋势。
目前,极飞科学技术研发人员共527人,占公司员工总人数比例为38.47%。截至2021年7月23日,极飞科学技术拥有已授权专利1305项,其中发明专利230项,实用新型专利693项,外观设计专利382项。
根据Frost&Sullivan报告数据显示,2020年极飞科技占中国农业无人机市场的份额为37.59%。
极飞科技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高新企业,全球最大的农业无人机企业。截至2020年12月15日,极飞累计为超过931万农户、7.8亿亩次农田、42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服务,累计节省了429万吨农业喷洒用水,减少了1.86万吨农药与化肥的滥用,培养了超过9万名智慧农业人才。
如今,极飞启动新一轮的“30万科技新农人培养计划”,向农业一线输送一批“懂科技、会经营、爱农业”的新型职业农民,服务于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。
2021 年3月17日,极飞科技完成C轮15亿元人民币融资,由高瓴资本百度资本和软银愿景基金领投,成为资本、创新工场、越秀产业基金和广州新兴基金跟投,是迄今为止中国农业科学技术领域最大的一笔商业融资。
2018年9 -10月,极飞在新疆开展棉花脱叶剂喷洒的大规模作业,率先运用农田 AI 处方图技术,对棉田进行细致的作业分析与脱叶剂喷洒的参数规划,针对性地喷洒用药,实现作物管理精细化。
2019年4月25日,极飞科技的无人机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瓦切镇海拔3600多米的大草原上实现了我国首次在高海拔草原地区智能化、科学化、规模化的播种。极飞科技的无人机克服了高海拔地区空气、风力等技术难题,无人机利用遥感与人工智能技术,可以识别出草原上长势薄弱的区域,自动生成“草原AI处方图”。无人机能够准确的通过这个处方图进行全自主、精准补播,极大的提升草原播种效果。
2019年8-9月,极飞科技在新疆农村开展农业无人机联合喷洒作业,将近3000架极飞植保无人机、1500多名飞手、1000多支飞防队伍陆续从全国各地奔赴新疆,联合新疆本地的1500余架无人机,为棉花喷洒“脱叶剂”。
2019年12月19日,在2020智慧农业技术大会(SAC),广州极飞科技发布了全新产品“R80”农业无人车。作为全世界首款量产农业无人车,其工作效率为极飞最新植保机的四倍,可与植保无人机互为补充,在田间地头作业,覆盖天上地下。
2020年2月3日,拜耳与极飞科技签署谅解备忘录,正式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将向东南亚国家和巴基斯坦推广数字农业技术。这一合作将使小农户获得农场管理的知识和技术,并帮他们克服包括劳动力短缺、水资源供应、农产品管理和安全使用等农业方面的挑战。
2020年7月23日,极飞科技与火星1号基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,合作试验有助于人类在地外探索生存的无人农业解决方案,为火星探索作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。